四、测试方法与步骤
(一)测试配置
测试设备:静电放电发生器(如 ESD 模拟器)、接地平板、耦合板、绝缘支撑物等。
被测设备(EUT):按实际使用状态摆放,连接必要的线缆(如电源线、信号线)。
(二)测试类型
接触放电(Contact Discharge)
方法:通过放电电极直接接触 EUT 的导电部分(如金属外壳、接口),适用于可接触的导电表面。
电压范围:通常为 ±1kV 至 ±15kV(根据标准和等级调整)。
空气放电(Air Discharge)
方法:放电电极靠近 EUT 的绝缘表面(如塑料外壳),通过空气间隙放电,模拟人体静电接触绝缘物体的场景。
电压范围:通常为 ±2kV 至 ±30kV。
(三)测试步骤
预处理:EUT 通电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记录初始参数。
放电点选择:覆盖 EUT 的所有易受攻击区域(如外壳缝隙、接口、按键、显示屏等)。
放电实施:每个点进行正、负向放电,放电次数(如 30 次)和间隔(如 1 秒)按标准执行。
状态监测:放电过程中实时监测 EUT 的功能、性能指标(如信号输出、显示界面、数据传输)。
五、测试等级划分(以 IEC 61000-4-2 为例)
六、测试结果评估
根据 EUT 在放电后的表现,将结果分为以下等级:
A 类:功能正常,无任何异常。
B 类:暂时功能丧失,但可自行恢复(如短暂黑屏后重启)。
C 类:功能丧失,需手动重启或修复(如软件死机)。
D 类:硬件损坏(如芯片烧毁、接口失效),无法恢复。
七、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
(一)测试中常见失效现象
设备重启、死机或数据丢失;
显示屏闪烁、花屏或触控失灵;
信号传输中断(如网络断开、串口通信错误);
硬件元件(如 IC、传感器)永久性损坏。
(二)抗静电设计优化建议
接地设计:完善设备接地系统,确保静电快速泄放(如金属外壳接地、PCB 接地平面设计)。
防护器件:在接口处添加 ESD 保护元件(如 TVS 二极管、ESD 抑制器)。
材料选择:使用抗静电材料(如导电塑料)或在绝缘表面喷涂抗静电涂层。
电路布局:敏感电路远离易受放电影响的区域,线缆采用屏蔽措施(如屏蔽线、滤波磁环)。
八、行业应用示例
消费电子:手机、笔记本电脑需通过空气放电(如 ±15kV)和接触放电(如 ±8kV)测试,确保用户日常使用中不受静电干扰。
汽车电子:车载 ECU、传感器需满足 ISO 10605 标准,空气放电可达 ±25kV,以应对车内摩擦、加油等场景的静电威胁。
工业控制:PLC、传感器等设备需通过高等级测试(如接触放电 ±8kV),适应工厂车间的强静电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