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瓶奶嘴作为婴幼儿直接入口的喂养器具,其安全性和卫生性至关重要。测试需涵盖材料安全、结构设计、卫生性能等多方面,以下是详细的测试内容及标准说明:
国际 / 国外标准:欧盟 EC 10/2011《食品接触材料法规》、EN 14350《婴幼儿喂养器具安全要求》。
美国 FDA 21 CFR 177.1520(塑料奶瓶)、177.2600(橡胶奶嘴)。
日本 JIS S 2327《奶瓶与奶嘴》。
核心测试项目
1. 材料安全测试
化学迁移检测:重金属(铅、镉、铬等):模拟婴幼儿唾液及食物接触,用 4% 乙酸、50% 乙醇等溶剂萃取,迁移量需≤0.01mg/L(GB 4806.7)。
塑化剂(邻苯二甲酸盐):奶嘴、瓶盖密封圈等橡胶 / 软塑料部件中,DEHP、DBP 等 6 种邻苯二甲酸盐总量需≤0.1%(GB 38995)。
双酚 A(BPA):塑料奶瓶中 BPA 迁移量需≤0.01mg/L(欧盟标准要求不得检出)。
甲醛及挥发性物质:若含酚醛树脂部件,甲醛迁移量需≤0.2mg/L;塑料奶瓶的总挥发性物质需≤30mg/kg。
材料耐久性:耐高温测试:奶瓶放入 121℃高压蒸汽灭菌 30 分钟,冷却后无变形、开裂,刻度线不模糊;奶嘴经 100℃沸水蒸煮 1 小时,硬度变化需≤10 邵氏硬度单位。
耐老化测试:塑料部件经紫外线照射 48 小时,表面无脆化、褪色,材质强度下降≤10%。
2. 结构与功能安全测试
奶嘴设计与流量:孔径与流量:标准奶嘴(0-6 个月)在 60℃温水中,10 秒内流出量需为 20-30ml;十字孔奶嘴(辅食期)需在倒置时缓慢滴漏,避免呛咳。
奶嘴头形状:奶嘴仿真乳头设计需圆润,顶端孔径边缘无毛刺,直径需≤5mm(防止误吞),且经 500 次咬合测试后不变形。
奶瓶密封性:
奶瓶装满水后倒置,施加 20kPa 压力(模拟摇晃),30 秒内无渗漏;瓶盖旋紧后,水平摇晃 100 次,螺纹处不漏水。
刻度准确性:
奶瓶刻度线误差需≤5%(如 100ml 刻度处实际容量为 95-105ml),且经高温灭菌后刻度不褪色、不模糊。
配件安全性:
奶瓶手柄、吸管等配件需牢固,施加 30N 拉力不脱落;可拆卸小部件(如重力球)需通过小零件测试(直径>3cm,避免窒息风险)。
3. 卫生与微生物测试
微生物污染:
奶嘴、瓶身内壁的菌落总数需≤10CFU/g,大肠菌群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(GB 38995)。
异味与脱色:
奶瓶经高温蒸煮后,不得释放刺激性气味;彩色部件用脱脂棉擦拭 10 次,无颜料脱落(脱色试验)。
4. 模拟使用测试
耐咬合测试:
用模拟婴儿牙齿(硬度 70 邵氏 A)对奶嘴施加 50N 压力,咬合 1000 次后,奶嘴无破裂、分层,孔径不变形。
抗摔性能:
奶瓶装满水后,从 1.2m 高度(模拟成人失手跌落)自由跌落至硬质地面,重复 5 次,瓶身无开裂,瓶盖无松动。
清洗便利性:
奶瓶内壁、螺纹处需光滑,用标准海绵刷清洗后,残留奶粉污渍面积需≤5%,避免细菌滋生。